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我们每天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我们的手机也一刻不停,被各种信息、推送所扰。尤其是购物季,各类商家想方设法地将营销信息塞到我们手里,如果是自己订阅的消息倒称不上是打扰,但是很多我们并不想知道的垃圾短信也混迹其中,对我们狂轰滥炸,令人不胜其烦。
虽说很多手机已经出台智能拦截垃圾信息的系统,但是由于商家花招的不断升级,防骚扰系统很难跟上骚扰信息的发展脚步。
如何抵抗垃圾信息的侵扰?国家出台了什么措施,我们自己能够怎样防护?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工信部新规拟出台,“回复TD退订”不再只是摆设
国家对于垃圾信息的治理其实早就开始了,早在2007年,工信部牵头设立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负责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和固话网中的垃圾信息清理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以往政策主要是向运营商施压,并未直接打击垃圾短信直接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只制约运营商,明显无法直达问题的核心。如今,工信部拟立新规,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发送商业短信,矛头直指利益相关方,我们的清净有保障了。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这里所说的商业性短信或电话是指用于介绍、推销商品、服务或者商业投资机会的短信息或电话。
对于短信服务提供者,该文件规定,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时,应当确保有关用户已同意,并保留同意凭证至少五个月;发送商业信息时,应当在短信息中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用户拒绝接收设置障碍。说到这,可能很多人想起以往垃圾信息中“回复TD退订”这个梗,在新规的监督之下,未来将不再沦为空话了。
对于运营商也有新要求,该文件规定,其应当建立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机制,防范未经用户同意的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的商业性电话。工信部同时鼓励智能终端制造商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短信息、语音呼叫防侵扰服务,并鼓励用户自主选择合适的防侵扰服务手段。
惩罚措施也安排上了,据该文件,如果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发现后应当制止,可以限制其新增通信资源或暂停相关服务,同时可处以1万元至3万元的罚款。
不仅规范了短信服务提供者和运营商,工信部也对自己提出要求。工信部还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自动续费问题普遍存在,加强监督,擦亮双眼
发发营销短信其实还只是初级手段,APP暗藏的“自动续费”才是真的会伤害到我们钱包的消费陷阱。
2019年,央视曾对50款热门付费软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七成以上都有自动续费的功能,并且不少APP都涉嫌忽悠用户自动续费,APP自动续费的现象亟待规范。
自动续费功能方便长期消费者享受相应服务,但部分商家却把它当成一种获取更多收益的策略。甚至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多掏钱。
目前,一些商家在自动续费问题上,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套路:
第一是自动续费成为默认选项,鸡贼的商家将自动续费的条款隐藏在同意开通的协议之中,消费者不点开细看,很难发现问题;
第二是许多APP想要开通会员服务,商家都会默认设置成勾选连续包月、自动续费服务,而消费者若要使用优惠价格开通会员,则自动续费是必须选项。要么不让用,要用就用长期的;
还有一种则是打着免费试用或1分钱体验30天的幌子,诱导消费者加入连续包月协议,在免费试用期结束后就会不知不觉被扣款。
虽然这些自动续费服务能够被消费者手动设置取消,但取消的字体,往往被设置得不清晰,字体又很小,不注意看很难看到。而且总有消费者没那么细心,或者事一忙,就忘了取消,会员服务收费看似不多,但积少成多,论年来看,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况且,这种行事作风的APP不止一个两个,粗心的消费者难免被商家“薅羊毛”。
但粗心并不应该成为商家的借口,律师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家在提供免密支付、自动续费服务前,需要将服务的内容、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消费者,并且征得消费者同意。电子商务法也明令禁止“默认搭售”,并对其严厉处罚。消费者遇见这种情况,可以及时举报。
不仅如此,人民日报还刊登文章批评“自动续费”问题,呼吁有效监管和法律规则。付费软件、会员套餐受到有效监管及法律规制,才是根本解决办法。有专家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工信部门等应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比如通过黑名单制度,对违法经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进行必要的联合信用惩戒。监管有力,自动续费才可能逐渐杜绝“稀里糊涂消费”。
你遇到过文中的两类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经验。
来源: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