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Bitget交易所

Bitget交易所是全球前4大交易所之一、打新活动多、领空投到手软,新用户注册即可领取BGB空投

点击注册 立即下载

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 1992 年出版的突破性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描述了一个企业城邦的乌托邦式的未来。在那里,一个黑客下层阶级躲藏在一个被称为「元宇宙(Metaverse)」的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书中的一些概念,包括网络化身、虚拟现实眼镜、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体验的一部分。

去年,史蒂芬森和 Peter Vessenes 共同创办了 Lamina1 公司。该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按照作者30 年前的设想,建立一个「开放、扩张的」元宇宙空间。同时,对于现在正热的 AIGC 和 ChatGPT,尼尔·史蒂芬森并不感冒,认为他们虽然能做出漂亮的东西,但是其中不存在「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

“第三届北美国际嘉年华”“海峡论道”第五期北美中国理事会(North America China Council)和“海峡链”共同举办,旨在探讨关于元宇宙的定义和标准,以及元宇宙相关技术如何与产业结合。本期“海峡论道”于北京时间2月13日上午举行,得到了IEEE标准协会主席袁昱、21世纪资本研究院特约元宇宙首席研究员颜阳等多位专家的支持。

会议开场,由海峡链创始人兼CEO王超博和IEEE标准协会主席袁昱博士围绕元宇宙的趋势、挑战、技术路径和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数字化5.0:元宇宙》的对话。最后讨论环节,王超博作为主持人与袁昱博士、颜阳老师等嘉宾围绕元宇宙、区块链、Web3.0、AIGC、chatGPT等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本期“海峡链论道”的讨论环节的精彩回顾,欢迎大家观看。

上半部分精彩内容请看:“第三届北美国际嘉年华”暨“海峡论道”第五期(Part1)对话IEEE标准协会主席袁昱:《数字化5.0:元宇宙》

第三届北美国际嘉年华暨海峡论道第五期:元宇宙、AI和区块链

以下是讨论环节的精彩内容:

袁博士:最近我参加的一些论坛,参加讨论的人不管是来自中心化的大公司,还是一些来自像Sandbox这类去中心化的元宇宙的公司,基本上大家的一个共识就是未来元宇宙的生态将会是去中心化元宇宙和中心化元宇宙共存。因为确实有很多的用例,我们认为不需要所有的元宇宙都必须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元宇宙确实有它的好处,有它积极的意义,所以去中心化我认为是一个可选项。当然,我们在谈去中心化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先要明确谈论的去中心化是哪个层次的去中心化,是基础设施层的去中心化,还是治理层的去中心化,还是应用层的去中心化,这些本身是不同的。如果不是每个层都做到去中心化,也不能定义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元宇宙,而是一个混合性的元宇宙。

现在很多的虚拟世界构建在以太坊之上。从以太坊的基础设施来看,它的很多节点都是运行在亚马逊云服务器上,这本身就很可能会构成单点错误,基于这点而言,以太坊的基础设施本身就不够的去中心化,其过多地集中在亚马逊云上。

有的人说比特币更加的去中心化。目前,比特币的在线节点数是14000多个,从全球去中心化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作为对比,截至2013年,BitTorrent在任何时候都有1500万至2700万的并发用户。相比之下,比特币的14000多个节点是否足够去中心化,好像还差点意思。

同时还要提醒一点,虽然我个人也很拥护去中心化的理想,但是从做项目的角度而言,要扪心自问,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要擦亮眼睛,到底初心是抱着去中心化的理想还是只是抱怨中心不是自己,这个需要大家尤其是从事去中心化项目的各位同仁们,需要扪心自问。

王超博:我个人很赞同袁博士的观点。因为我本身从事区块链行业,在这里想对区块链的去中心概念进行一些探讨。每次袁博士提到去中心化的时候,我都会思考“去中心的含义”。以我个人的理解, “Decentralization” 这个词,大陆地区把它翻译成了“去中心化”。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本身并不喜欢 “Decentralization”这个词,它表达的意思是“它不是一个中心化”。去中心化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刚才袁博士也提到了,它是相对的中心化,还是绝对的中心化,还是一个弱中心化。个人比较喜欢用多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来定义这个词。

以太坊、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吗?答案显然不是。就比特币而言,现状是全网大量的算力掌握在少数矿池手里但它和一个中心化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们今天说的BAT(百度、阿里、腾讯),可能我们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主体、一家企业说了算。去中心化也许没有达到所有人都能说了算,但它实现了一部分人或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整个组织的治理和运作中来,这是一点。

第二点我非常认可的是,袁博士第一次提到元宇宙里面是不是需要去中心化技术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包括现在也在不断地理解和消化。根据我以往在第九城市做游戏和在阿里管理数据的经验,就目前现阶段的技术而言,我觉得取决于它的商业化能力,比如说现在这些去中心化的组织是不是能够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建立一个元宇宙并进行治理,如果可以,那么它可能是基于去中心化方式建立的元宇宙。

另外一点,去中心化是否就意味着可信?其实去中心化未必可信,尤其在区块链技术发展早期,行业里面鱼龙混杂,可以说充满着骗子,他们打着去中心化的概念,利用区块链技术作乱,把区块链技术的名声弄得不是特别好。

再回归元宇宙的话题。目前元宇宙尚处于早期阶段,各类技术都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元宇宙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各行各业都在提元宇宙,好像什么行业都可以用元宇宙来解决问题,想法都很好。如果从技术推导,逻辑上是能够去做的,但事实上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因为像我以前做游戏,我们当时大概投入1亿人民币资金进行研发,这样规模的投入在游戏行业算中等水平,一款好的游戏动则需要花费超过几亿美金的投入。曾经我们做了一款游戏投了2亿美金,结果还没有成功。所以,现在如果说我们做一个十分接近于Decentraland或者类似的具有丰富场景的3D元宇宙,这对于一些我们所谓的草根团队或者一些去中心化的团队,他们的能力远远是不够的。有可能在一段时间里,仍然需要已经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能力的一些中心化的公司来建立元宇宙,比如Facebook。

其实元宇宙更多的是给我们定义了一个宏大的虚拟世界,包括我们人如何与其交互,无论是通过AR、VR、XR等设备或者是通过脑机接口等。元宇宙早期并不一定需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一个可选的方式。如果是一家商业公司驱动的,比如 Second Life,我们改造一下,给它加入很多最新的一些虚拟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它可能就是一个中心化的元宇宙,但是大家可能也很喜欢在里面玩。今天好的游戏依然能够吸引大量的玩家,反而那些Gamefi的游戏已经没人玩了,因为一旦大家发现没法从Gamefi游戏里面赚钱的时候,就会对这类游戏失去兴趣。

如果某一天,去中心化技术或者分布式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监管机构就会进行相应的监管。包括香港最近出台了一些对区块链、去中心化组织的监管措施,所以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变成了一个中间形态,要实现绝对的去中心化是很难的,强监管好像也不对,我认为最后区块链会发展成一种可监管又可分散,通过分布式的方式共建起来,最终逐步形成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今天特别开心,有机会和袁博士,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王超博:就目前国内,对于 Web3.0 和 Web3 概念混淆的情况,袁博士是怎么看的?

袁博士:我觉得有的时候也是比较无奈,因为语言本身是进化的,大家都这么用,有的时候就混淆了。但是至少我们在专业的场景下会比较注意。Web3.0 纯粹就是指下一代的 Web。顾名思义,它并没有去暗示下一代的 Web 一定是去中心化的Web,还是中心化的Web,或者是3D的Web,它只是指下一代的 Web 。1月份,在达沃斯论坛期间,我们还专门把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请到达沃斯去做了一个分享,讲他认为的下一代的 Web 。关于下一代Web是什么,大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如果是缩写的 Web3 基本上大家约定俗成,特指就是去中心化的Web。

王超博:的确,对于 Web3. 0 的概念我之前也没有特别去关注,或者一直叫 Web3,直到袁博士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两者概念的不同,我才意识到。以我个人的理解,Web 3. 0 是通过一种标准或者方法,让原本由中心化企业掌握的个人数据能够流通和共享,最终为 C 端服务。而 Web3 倡导的是绝对的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掌握自己的数据。如果 Web3 形成以后,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主体,以后的企业可能需要向用户申请授权数据。其实这在 Web1.0 和 Web2.0 时代也出现了类似的商业模式,只不过不是主流形式。

颜老师:近期Meta的股价大幅下跌,再加上微软直接解散了它的工业元宇宙团队,仿佛一下子元宇宙到了穷途末路的感觉。从元宇宙发展的角度来讲,目前元宇宙行业不乐观的近况,袁博士怎么看?

袁博士:简单地分享一下,我觉得这个话题是非常好的一个话题。首先,我认为元宇宙它需要长期主义。就像我今天分享的时候,讲了一个路线图,要实现终极的元宇宙,至少要到 2035 年,这是我们的一个预测。换句话说,元宇宙本身是一个星辰大海一样的一个理想,不是轻易就能够实现的。要真正实现大家愿景当中的完全体的元宇宙,即要够创造一个虚拟的,足以以假乱真的宇宙,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方面的突破没有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元宇宙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物,估计还需要个几十年的时间。

我认为这是一边耕耘一边收获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知道完全体的元宇宙,要足够的沉浸式、要足够丰富,以假乱真的体验。以大家很熟悉的电视来举例,现在我们每天看的电视的分辨率基本上都是 4K 或者 8K ,好像这才是电视应该有的画质。但是早年我们用CRT电视看录像带、看 VCD 的时候,那个时候电视的画质和现在相比有着天然之别。你能说那个时候的电视机就没有用吗?那个时候我们照样看录像带、看VCD,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一项技术它不需要到尽善尽美才能够发挥作用,在它变成尽善尽美之前,它就已经能够可用而且有用,我觉得这是重点。换而言之,元宇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愿景,我们在朝向这个愿景的过程当中,已经可以在很多地方创造价值。所以从元宇宙的发展的角度来讲,现在已经开始能够去赚钱,能够创造价值,能够去活下去。

但是,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指出元宇宙那么多的重大挑战,就是想指出元宇宙给大家带来犹如星辰大海、科幻小说里的愿景,它没有那么容易实现。但也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得再坐等几十年,或者我们现在就只有投入,没有收获。

分开讨论,工业元宇宙和消费元宇宙还不太一样。现在在工业元宇宙方面率先得到了一些应用,工业元宇宙主要用到VR 的仿真技术。我们一方面讲元宇宙,它本身是一个很长期的愿景,但是元宇宙的很多分支技术,已经在很多行业里面得到应用。比如现在基本上做自动驾驶的公司都会在虚拟世界里进行仿真测试,直到测试了几百万英里之后,才会到真实道路上实测。这些技术帮助他们节省了很多的成本,也避免了很多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工业元宇宙方面的应用,第一是虚拟仿真;第二是用VR去辅助现场巡检等等来提高效率;第三是用数字孪生去做精益化管理,这些其实都是元宇宙分支的技术,已经能够创造价值的一个体现。当然了,最近因为微软把它的工业元宇宙团队裁掉,给很多人的信仰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是我觉得这情有可原,毕竟最近chatGPT爆火,微软要趁热打铁,反观英伟达它的工业元宇宙仍然做得风生水起。

从消费元宇宙角度来讲,其实也是一样,一些元宇宙分支技术可以在社交、直播、媒体、娱乐等应用中率先应用起来。反倒是我们需要好好的想一想,NFT的实际的用例,它是否真正能够支撑,所谓的在不同的虚拟世界里资产的可转移。到底消费者真的需要这样的东西,至少说现在卖图片这件事情肯定是不可行的。如果等到AIGC发展起来之后,这些虚拟图片、虚拟资产的稀缺性就更成问题了。所以,NFT确实需要大家去思考一下它的应用前景。那么,我就先回答到这里。

颜老师:看待元宇宙的发展,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在B端,元宇宙的一些分支技术获得了应用,而在C端,元宇宙好像陷入了瓶颈。C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通过交互设备将用户带入元宇宙,现阶段还是挺难的。大家好像都有个期待,希望微软或苹果能够发布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可是这个预期一直被延后。就国内市场而言,在C端,元宇宙还看不到赚钱的前景,从B端来看,每个垂直领域个性化程度都比较高,元宇宙技术用的点和面都很窄,所以,元宇宙现在需要引领,需要有大厂能够站出来。最近,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看到了一丝的希望,可是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元宇宙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低,而chatGPT和AIGC被讨论的频率越来越高,有人就提出元宇宙已经过时了,AIGC是下一个发展阶段。从人工智能推进元宇宙产业生态来看,袁博士有哪些观察和思考,带给国内的从业人员一些启示。

袁博士:我的观察可能也比较片面,这里也是抛砖引玉,给大家大概分享一下。首先讲一下,关于 C 端 和 B 端的区别。我觉得 B 端对于设备的价格不是那么的敏感,体验的要求相对不是那么的高,因为在 B 端,设备主要是作为生产力工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技术还不够尽善尽美的情况下, B 端的容忍度要更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说元宇宙可能先在 B 端能够打开局面。

但是从 C 端而言,像 Meta 这样在 XR 的设备上去下功夫,去做很多的投资布局的企业要有一定的尊重,因为必须得有人去走这样的路,必须得有人去干这样的事情。但是从生态的角度或者从投资的角度,假如现在有一家初创公司,它要去做一个 XR 设备,我肯定不会投它,因为我会觉得风险太高。从 C 端元宇宙发展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元宇宙有不同的特征。为什么我们要把元宇宙的特征单独拎出来讲,比方说Immersive,是它的一个特征,但是它还有其它的特征。我们认为从生态的角度来讲,元宇宙首先应该兼顾的是各类用户群体。首先得有一个虚拟的宇宙,能够尽可能在已有的终端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上都能够访问它,要先把用户生态做起来。至于说是不是能够有沉浸式的体验,这个可以往后放。我们认为从 C 端的体验的角度而言,应该优先是去照顾这些在普适的、更多的设备上都能够去访问的这种元宇宙的体验。当然你可以说这好像不是符合完全定义的元宇宙。这其实影响不大,同时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元宇宙下定义,进行分类和分级的元宇。

再回过来说 B 端,刚才颜老师讲提到在B端元宇宙应用面还太窄,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呢?其实我们也在跟一些企业在探讨,包括做数字孪生的技术服务商,它们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给一个工厂做数字孪生,搭建好的一堆数字模型,这些模型的产权都是属于甲方的,是不能够复用的。所以在给别人的工厂做数字孪生的时候,还得同样的再去做一套,这就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体力活。从标准和生态的角度,如果有一个机制能够让我们把元宇宙中的模型进行共享、数据能够打通是一件利好行业的事情。一方面,对于做 B 端项目的人而言,他能够去复用这些模型,更加的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这些资产也能够盘活一个更大的生态,包括基于这些资产的一些交易,未来这些资产也可以复用到 C 端。这也是我们在探讨的一个方向,我们应该想办法从标准或者从联盟的角度,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颜老师: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大家都发现基于大模型训练出来的AI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AGI将促使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对于这个问题袁博士是怎么看的?

袁博士:对于AGI,我最近也有不少的体验心得。最近火出圈,大家都在谈论的就是chatGPT,而另外几个AI生成图片的工具,在科技圈里也火过一阵,但是并没有成为一个大众讨论的话题。这是为什么呢?从用户的体验的角度而言,chatGPT的体验是及格的,并且超出了我的期望值;而另外几个AI工具的体验,目前而言是不及格的。

举个例子,我上周主持IEEE 准协会的董事会,我在准备自己的 PPT 的时候,希望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就是现在AI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我们要积极拥抱AI技术,就尝试用AI工具来生成一张 24 位董事围坐着一张桌子的图。我把排名前三的AI生成图片的工具:DreamStudio、Dall-E2、MidJourney,挨个都试了一遍,反复使用各种提示,结果没有一个能够规规矩矩地生成 24 个人围坐着一张桌子的图片。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需求,这些工具都实现不了。所以我的用户体验就是,这些 AI 生成图片的工具,至少目前它们不会成为我们日常必备的一个辅助工具。

但是 chatGPT 确实是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比如说,前两天我要在 LinkedIn 页面上发送一则即将在下周二举行的IEEE元宇宙大会的公告,我就让 chatGPT 帮我写个广告词。chatGPT写了一段广告词,我觉得这段广告词内容写得非常的好,比我自己写的还好,我就直接用了。体验下来发现,从用户的期望值的角度来讲,chatGPT的体验超过了及格线,确实能够让用户感到惊喜。

这是当下两类AIGC工具从用户体验角度,我感受到的一个差异。虽然我本身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但是不是专门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仅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而言,chatGPT之所以能够火出圈,因为它确实是超出了期望值,超出了临界点。

对于AI替代人的问题,如果会被chatGPT替代的工作,可能他们自认为有足够的创造性,但是其实创造性还不够。我就回想起来我们念书的时候,因为我一直是计算机系的,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开玩笑,写程序就是个体力活。其实从广义上来讲,编程的工作都是脑力劳动,但是工程师会把一些重复性的编程代码工作称为是干体力活,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创意,不需要太多的奇思妙想在里面,相当于是一些重复劳动。比如说现在很多人会觉得做一个网站,这样的一个普通的需求,就是一个体力活。类似的整理表格等工作也是个体力活。这些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是很容易被AIGC工具所替代的。但是最终可能会产生两级分化的结果,对于另一些本身具有足够创意,再加上能够使用chatGPT这类AIGC工具来辅助工作,他们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在我看来,chatGPT至少是一个极好的生产力工具

同样,我问了chatGPT一些关于我们组织应该怎么发展、怎么改善的一些问题。而chatGPT给出的回答十分的模板化,看起来好像放到哪个组织都适用。另外我也问了chatGPT一些关于元宇宙的问题,它给出的回答并没有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 chatGPT 的数据是截止到 2021 年 6 月份,之后更新的数据,它没有去学习。另一方面,我觉得 chatGPT 它本身不会思考,原理上还是基于统计去预测你这个词下面应该接哪个词。它给出的回答的质量,取决于它所摄取的数据的质量,给它喂一些垃圾的数据,它给出的也是一堆错误的信息。在我擅长的领域我觉得它给出的回答就一般,对于我不熟悉的领域,我会觉得它的回答就很好。比如刚才我说的,让它替我写文章,不存在正确与否,在语法上它肯定比我厉害。这个时候,我就觉得chatGPT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生产工具。在翻译上的语法纠错以及语义表达准确性方面,chatGPT是一个更好的翻译工具,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生产力工具,我也在琢磨怎么去拥抱它。包括今天看到超博就让我想到MAD这款文字游戏,我觉得让chatGPT扮演一个MAD的游戏角色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

王超博:是的,是的。虽然 chatGPT 目前这么火,但是目前我从来没有在我的朋友圈里去进行相关的分享。今天有机会,正好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我记得在几年前,Google也发布过一款类似Siri的聊天AI工具。另外一个我觉得在大陆地区用得比较成功的AI工具,其实是阿里的客服机器人,因为它的使用场景相对比较集中,比较垂直。它把淘宝售前和售后客服的标准话术通过关键字快速回复给客户,这大大降低了淘宝客服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像客服这类简单回答的标准话术,我们可以通过语义分析实现。所以在AI工具商业化应用层面,我认为国内做得是比较早的。

我是这么理解chatGPT的。我觉得其实它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算法其实跟原来的大数据算法方法类似,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有很多进步,比如在通用语言模型和语音生成模型。它之所以如此火爆,我觉得是因为它通过大量大语言模型和几个阶段数据训练后,提供了一种跟人类的交互更自然的方式来获得想要的信息,并且让你感觉你是在和一个人在交流,让你感觉到有趣。有时候它回答一些问题,回答得不好的时候,反而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把人的情绪和不确定性期待给调动了起来。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任何一项的新技术的应用,其商业化的路径大概是沿着先在军队用,再在政府用,再在大企业用,再在小企用,最后到 C 端,包括互联网、IT、通信这些领域的技术都是按照这个路径发展。但是元宇宙比较的宏大,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因此这里面会有两条路径同时存在,一个是 C 端的商业模式,一个是 B 端的。所以我们看到微软、Google、Facebook,包括国内的去中心化的一些组织,在用不同的路径去做元宇宙。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各类元宇宙的产品,好像百花齐放,占领各大市场。但是其实大厂还没有出手,因为大厂觉得元宇宙还没到商业化的阶段,这或许也是微软解散工业元宇宙团队其中的一个原因。当手握大量用户数据、资金和技术的互联网大厂下场加入元宇宙市场竞争的时候,一定会对现在的创业公司,特别是对3D场景、Gamefi等方面的产品产生一定的冲击。

当元宇宙技术成本降到一定程度,降到小公司和民营企业能够负担得起的时候,这时候才能够在C端迅速取得商业化的进展。现在已经有一些元宇宙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成本也足够低,用户接受程度比较好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一个拥有最小完整闭环应用场景,把这些技术应用到这个小的场景里面,并从这个基点开始,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标准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步一步建立起更广阔的元宇宙。我想这或许是元宇宙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路径。

袁博士:你的观点我非常的同意。我重新总结一下:第一,元宇宙是一个长期的愿景;第二,元宇宙很博大精深,仅仅依靠一两家企业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企业必须要找到其中的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并且这个点最好是在不需要成为完全体的元宇宙,单单这个点本身就能够给你的客户创造价值,这样企业才能够活下去。

所以这也让我想到,国内的一些机构想要成立元宇宙研究院,投入个几十亿、几百亿想要布局所有的元宇宙技术,这相当于单枪匹马的去干整个行业,别说几百亿,即使一万亿都不够。所以,从元宇宙的哪个方面去发力,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决策。

颜老师:据我所知openAI的GPT是基于Google发布的Transfomer模型,为什么现在反而Google更怕openAI呢?进一步思考一下,在NLP方面中国的AI企业起步也不晚,为什么像chatGPT这样火出圈的AI产品在美国率先先诞生,而不是在中国。这就值得我们去深究,中美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在哪里?哪些关键点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袁博士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思考,能够给科技从业者一些启示。

袁博士:其实这个话题相对比较复杂,我先从技术创业的角度来讲一下。我记得几年前国内有个投资人的一句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认为在国内所谓最强的护城河是在技术方面,他基本上是不信的。国内似乎有一种惯性思维或者固有认知,好像大家都认为创新一定是发生在硅谷这样的地方,国内一定是跟随着模式创新,然后资本也没有耐心长期投资在国内的技术创新企业上,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反过来也就导致,国内做技术的创业者更不容易出头。所以这个至少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

事后诸葛亮来看,openAI 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很成功的团队,他们All In了大模型,推出了chatGPT这样明星级别的产品,这是产品的胜利,是工程的胜利,他们做了极为正确的选择。可是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 openAI 从含着金钥匙出身被寄予厚望,到后来沉寂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是这段时间,他们依然专注在技术上,投资人依然持续在投入大量的金钱。从资本的认可,从产业的支持方面,国内的技术创业环境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的。

颜老师:chatGPT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美国利用chatGPT生成论文的现象如今早已不是个例,利用chatGPT进行论文造假、考试作弊,这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重干扰了学术水平的评估,所以美国多所大学已经明令禁止使用ChatGPT。从标准制定的角度来看,怎么去监管和引导对这类新兴的AI工具的规范使用。请袁博士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袁博士:这类问题恰好就体现了标准前置的重要性,包括人工智能法律的一些标准。其实,IEEE已经制定了一些前置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开发工作,但也还不够全面。像chatGPT导致的这些问题现在开始思考只能是亡羊补牢,需要及时地处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如果两个人用同样的词语大家不会认为一个人抄袭另一个人,一句话相同也是有可能,可是如果有一段话一模一样,那大概率是一个人抄袭另一个人。可是chatGPT的出现提高了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大家都是用chatGPT生成的内容就无法判别是谁抄袭谁了,那么未来我们是否应该放宽衡量抄袭的尺度,只要论文的核心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其中某一段的表述内容不是原创的是否能够被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王超博:是的。AI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至少我个人认为 AI 最大的一个难点和未来挑战,不一定是在技术而是在于伦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幻大片,其实探讨的都是伦理问题,探讨人和机器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等等。AI的出现是对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重塑,是一个巨大的颠覆。从伦理的角度,是不是得到社会的广泛的认可,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我们下次有机会可以专门开一个人工智能的专场来讨论相关的话题。

王超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可能要结束今天的讨论。今天我的收获非常的大,相信在线的听众们也受益匪浅。除了获得元宇宙相关的知识,纠正了对Web3.0和Web3等元宇宙名词的误区,还对最新技术进行了一番思考。元宇宙的建立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而且需要标准的规范,才能够让全球的元宇宙产业能够有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海峡链”和IEEE共同的一个目标。同时,“海峡链”也是IEEE的一名会员,希望能够为元宇宙标准的建设贡献些许微薄的力量。

最后,非常感谢袁博士、颜老师和戴安娜,也感谢北美中国理事会为我们今天的活动贡献了这么多精彩的内容,期待我们有更多相关的活动,把更多的知识和有价值的深度思考的观点分享给所有元宇宙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本次“第三届北美国际嘉年华”暨“海峡论道”第五期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bitget

Bitget交易所

Bitget交易所是全球前4大交易所之一、打新活动多、领空投到手软,新用户注册即可领取BGB空投

点击注册 立即下载

Bitget交易所

Bitget交易所V

尼尔斯蒂芬森在年出版的突破性小说雪崩中描述了一个企业城邦的乌托邦式的未来在那里一个黑客下层阶级躲藏在一个被称为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书中的一些概念包括网络化身虚拟现实眼镜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体验的一部分去年史蒂芬森和共同创办了公司该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按照作者...

文章数
0 评论数
浏览数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标签列表

目录[+]